第541章 宣化县新设六镇,代国毕北定之治(1 / 2)
在一些人看来,建护国寺、筑宣化城,就是一个浪费赋税,大兴土木的昏政。
但白枢很清楚,宣化城的设立,不单是为了承接护国寺,同时也是为了承接一部分京都淇阳的文化功能。
淇阳,身兼夏国的文化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中心,这些年来,因为人口过剩的问题,险些造成饥荒,粮食价钱一度飙升,幸得朝廷及时发现,白枢亲自调拨军粮弹压。
从大夏立国以来,淇阳周围的人口(包括驻守淇阳的军队、僧侣、商人),一度超过了五十万,这让朝廷的压力十分之大。
因为夏国不似占据天下的晋朝,有漕运之利,有天下各个富庶州郡的输送。
夏国有的,只是凭借水师之利,畅通黄河的河运,司、冀二州的不断输血,以及新开发的海运。
可这些都是杯水车薪,单单河北一地,无法支撑国都五十万人口的规模。
为了解决淇阳的问题,经过白枢与诸大臣数月的探究,并向下寻求良策。
终于在从一个御史的上表里,找到了方法。
经过廷议,朝廷发布了《淇阳子弟出镇北疆六镇诏书》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