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9章 任选贤良何以准,高谈阔论实为早(1 / 2)
刘备听了糜竺的话,先是肯定了糜竺一部分士人才子多出于世家大族的说法,又提出来乡野山间,也还有遗珠蒙尘。
如今自己坐拥两州之地,青州又自古是孔孟之乡,文采之地,坐在这么大一片金山上,却无法采掘,深感遗憾,让他们说说该如何拾遗,以解决如今府衙内缺人的问题。
这时候,堂下的陈群以及诸葛诞等世家出身的官员,敏锐地能够感觉到这是自己的机会,必须要好好的把握住。
陈群出生徐州的世家陈氏,诸葛诞出身琅琊诸葛氏,以往国家的一些官职都被外戚、宦官亲朋、袁氏这种大门阀把持,自己等人只能在徐州这种地方上任职,极少有能够去往中央任职的。
如今刘备占据二州之地,是仅次于袁绍,与曹操同列的大诸侯,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,有望争夺天下。
如果能够帮助刘备成龙,自己等人未必不能成为袁氏那等天下少有的世家。
于是陈群这个时候出列道:“古往今来,帝王一直在想着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贤才,因此先秦时期,贤士多出于贵族,故而看重血缘。
帝王诸侯一直以祖上有贤士,或是爵位招募贤才。等到高祖定鼎,贤士不仅只局限于贵族,天下间也多有贤士遗失于野。
故而武帝将以往只从功勋贵族中选拔贤士进入郎中府,担任郎中,然后下放地方任职长官,变为了每年要求各郡国举荐一名孝廉,并依次作为当地长官的政绩。
等到光武帝以后,朝中官吏多出于儒生,其余流派只得沦落为边缘,以诗书作为是否是贤才的标准,从章帝白虎观会议开始,这些事都记录在《白虎通德论》之中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