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5章 本性难改乱京城,讨董檄文天下动(1 / 2)
因为行废立之事,使得董卓在朝堂中的威势达到了顶峰,几乎没有一个大臣敢反对其的提议,更有甚者,就连董卓在朝会上打一个喷嚏,这些大臣都会颤抖不已,生怕惹上杀身之祸。
九月十二日
为了给董卓腾位置,朝廷遥封远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刘虞为大司马,董卓由司空改任太尉,兼领前将军,加节,赐斧钺、虎贲,更封郿侯。
之前为了尽快废除刘辩,因此对于逃跑的卢植、白典、袁绍三人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,如今自己贵为太尉,应该向天下彰显自己的权威了。
卢植就算了,是天下名将,可是袁绍不过是小辈,而白典居然当初当着他的面讽刺他,他准备对这袁绍、白典二人,在天下的范围内进行悬红(通缉令)。
但是被城门校尉伍琼劝住:“废立大事,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。白典、袁绍不识大体,因此害怕逃跑,并非有其它意思。
如果通缉他们太急,势必激起事变。白氏从前汉的时候就在朝廷显耀,至今已经有了数百年,在海内拥有极大的威望,受白氏恩德,门生、故吏在天下的范围内不知有多少,就连袁氏也不能比拟。
至于袁氏,四代都有人位列三公之位,如今的司徒袁盱就是他的父亲,虽然比不得白氏,但是袁氏毕竟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世家,其门生、故吏也不遑多让。
如果贸然通缉他们俩,届时白典与袁绍,招集天下豪杰,拉起队伍,群雄都会乘势而起,那时,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了。
再有袁盱与白氏在朝堂上的影响,关内也不再安稳,所以不如赦免他们,给他们一个太守当当,那么,他们一定会庆幸免罪,也就不会为明公招惹事端了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