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孔子入白,危机初显(1 / 2)
孔子一行人走在崎岖的山道上,仲由好奇的问白师:“你们白国的路这么难走吗?”
白师无奈的说:“没办法,能在大山之中立下脚跟,创下这诺大的家业,已经是耗费了我白氏几百年的时间,几百年前这里没有路,出行靠翻山越岭,山中豺狼野兽漫山遍野,蛇虫鼠蚁数不胜数。
往往十个人进来,只有三四个人活下来立下脚,这才逐渐的发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。”
孔子也看着两边陡峭的山岩,脚下起伏不平的石板,感叹的说:“以前我错怪你们了,我想着白氏这么好的条件,为什么不救世济民,看到这个场景,也明白了啊!能将一片不毛之地,开发成一片熟地,你们白氏功德无量啊!”
很快车队进了太原,走在不如曲阜繁华广大的太原,众人却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,因为精神面貌。孔子问白师:“我观行走在路上的行人都是精神抖擞,不知道是有什么喜事吗?”
白师说:“夫子,这都是正常的,经过几百年的教育,白国的学府遍地,在主要的乡邑,几乎人人都能识字,故而精神抖擞。”
孔子看着街边的风貌点点头,只见太原的风景和中原不一样,中原的房屋多用黄泥,而太原房屋多是木房,且几乎都有房檐。此外路面都用石板铺垫,没有中原那种马车过后黄风飞扬的景象。
更奇特的是路上十分干净,没有粪溺满地,问白师,白师回答:“因为白国重视医术,所以认为太过于肮脏不利于健康,更不利于观赏。”
仲由看到身心清爽,不由的说:“真君子之邦啊!”
这时路边有个学子看着孔子的礼冠恭敬地问道:“老者,您头上戴的是礼冠吗?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