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章 楚王围宋,白氏出手(1 / 2)
楚庄王十八年,白国一百七十五年
齐顷公下令攻伐自恃有晋国撑腰的莒国,目的是为了摆脱晋国的霸权。而后齐顷公为瓦解晋国东方的战略碉堡鲁国,加大对鲁国联络。
此时鲁国三桓季孙、叔孙、孟孙夺得鲁国军政大权,分别与晋国卿大夫建立起较为牢固的跨国联盟。鲁宣公及东门氏认为应当在晋国霸业一片迷茫之时,积极联络齐国当权派以作为对抗三桓的资本。于是鲁宣公与齐顷公,一拍即合。
楚庄王十九年,白国一百七十六年
晋、楚争霸中原,争夺宋国是主要目标,宋之臣服与否,也是称霸的重要标志。昔日楚成王败于宋,齐桓公称霸中原;楚穆王屯田于宋国的孟诸,亦有实霸中原的标帜。
故楚庄王平定群蛮百濮后,即于楚庄王六年,与晋争夺宋国,于北林大败晋军。第二年,楚国又命郑伐宋,战于大棘,宋军又败,宋被迫筑城。其后,楚庄王重点打击陈、郑,对宋暂置一旁,宋则坚定附晋。
楚庄王为了彻底降服宋国,在邲之战后,把矛头指向了宋国。去年的攻宋只是教训性的,如今做好了准备但是苦于没有借口,这时伍参出主意说:
“君上,不如派遣一个和宋国有怨的人去齐国聘问,经过宋国时不要向宋国借路,依照宋人的性格一定会扣留下来,甚至杀了他,如此,君上不就有出兵的借口了吗?”
楚庄王听后有些犹豫,不过为了霸业还是狠心答应了下来,随后招来申舟,让他去齐国聘问,对他说:“不要向宋国借路。”又派遣公子冯去晋国聘问,也不向郑国借路。也借此试探郑国。
申舟自知因为在孟诸之役中得罪了宋国,最后的下场一定不会好,于是说:“郑国人明白懂事,宋国人昏聩糊涂,去晋国的使者不会被伤害,但我我却一定会被杀死,可怜我的妻儿父母啊!这么早就没有丈夫阿父和儿子啊!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