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蛀虫(2 / 2)
随着时间的推移,徐文山很快就从复式记账法中得到了结果——借贷双方账户总金额对不上。
但可惜的是古代没有电脑,无法借助数据计算中心,这复式记账法用起来也就麻烦了很多。
哪怕知道总数有错,也只能分段排除,看看究竟是哪里有问题。
随着复式记账法的分段层层推进,徐文山开始注意到一些微妙的异常。
随着原本杂乱无章的账目逐渐呈现出规律,这些差异开始汇聚成一条清晰的线索,指向了某个方向。
徐文山发现,有几笔支出在流水账中被轻描淡写地带过,但在复式记账的视角下,却没有相应的收入条目来平衡,这显然违背了会计原理中的“有借必有贷,借贷必相等”的规则。
另一处则是收入记录中出现了重复,显然是有人为了掩饰某次的大额支出,而故意添加了虚假的收入条目。
查清楚问题的出处之后,徐文山松了一口气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