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好似万国来朝(2 / 2)
不过从带回来的十万俘虏却是让杨思义有些头疼,去年带回的蒙古俘虏,全部被安排去下矿了,人手富裕着呢,现在还没有开新矿的需要,这下子又多了十万人的吃喝拉撒,还真是令人头痛。
倒不是财政出不起这个钱,而是以杨思义锱铢必较的性子,额外的花销实在令他如同割肉一般。
这要是在商朝,一个个拿去点天灯祭祀也就罢了,可如今是大明朝,大家都是体面人,谁还会去干生人活祭这种野蛮的事情。
为此李敏还打趣杨思义,新蒸汽机的制造,他杨尚书大手一挥上好几万两的银钱就这么撒了出去,眼睛都不带眨的,这养几个俘虏又花得了多少钱。
又不是要好吃好喝的给供着,饿不死就行。
不过杨思义也有话说,新蒸汽机的建造,那是为大明工业化发展添砖加瓦,说得通俗一点便是,能见着回头钱的,可喂养俘虏,那真就是把钱扔秦淮河里打水漂了。
几日后,又有不少外国使臣,扎堆似的往应天府跑。
什么暹罗、柔佛、爪哇、南安、勃尼、撒里、朵甘、高丽、琉球等等,听过的没听过的,一窝蜂似的都来了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