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圣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!(1 / 2)
说书人与常人没什么不同,往那茶楼酒馆一坐,听客喜欢什么讲什么。
譬如今日多有寒酸文人落座,说书人便讲落魄书生偶遇贵人,误打误撞之下出手相助解决贵人燃眉之急,相识后惊为大才,从此平步青云。
每当此时,文人学子便会感同身受,似乎那个青云直上的书生就是自己,然后摇头晃脑地念出一段自己准备已久的诗词,让其他听客与同僚品评一番,出出风头。
至于行走江湖的武人,那便要简单的多。
三招两式打死山贼,四拳两脚踢死魔门教主,六拳八腿将贪官揍得四分五裂,救出被诬陷的名门闺秀,最后抱得美人归。
江湖闲散汉们只感觉那就是今后的自己,轰然拍桌叫好大呼过瘾,没钱的丢个铜板意思意思,有钱的赏几个银豆子。
故事都大抵如此,以李幼白的眼光来看就是图一乐,然而,古时信息闭塞,有些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庄,亦或者去外地瞧上一眼就老死在了生养他的地方。
此种环境之下,说书人说着说着的故事经人口传讲述,久而久之就成真的。
每当别人刨根问底说起到底是谁得了富贵,抱得美人归,那自然没人说的清,又解释说出自他人之口,而他人是谁,那就更说不清了。
眼看时辰差不多,李二迟疑道:“我有事相求,神医能不能听听?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