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翠湖碧波(1 / 2)
两人约在了顾今公司,程安明到得很快。
“舆论已经发酵了,现在有不少人在声讨你。”程安明的声音仍然看不出慌张,是令人安心的冷静。
短短几个小时,这个视频已经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,在设计界,抄袭是死罪。
刚刚接到消息,已经谈好的单子突然打电话来退单,工作室忙得不可开交。
顾今打开手机,视频下方舆论一边倒,顾今抄袭仿佛已经板上钉钉般,辱骂的言论层出不穷。
“作为你的律师,我需要你对我说实话。”程安明从顾今手里捂住屏幕上的文字。
“虽然我很相信你,但还是要走一个流程。”
手机被倒扣在桌面上。
“你没有抄袭,对吗?”
虽是问句,却没有疑问的语气,仿佛真如他所说一般相信顾今。
顾今看他这样,不知怎么心里放松下来。
“没有。”
“所有一切设计,没有抄袭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两人达成一致,开始商量后续对策。
程安明拿出一沓资料,是关于顾今案子的来龙去脉,整理得非常清晰明了。
“最开始是你先展出作品,楚吟在几个月后的今天展出,并在比赛后提出“尊重原创,抵制抄袭”等一些语焉不详的话引起舆论。”
“而后在舆论发酵后的今天突然发难,实名举报你抄袭,基于群众对抄袭的零容忍以及对创作者心血的维护,让整个事情走向高潮。”
程安明梳理楚吟的一举一动。
“案件的重点是——”程安明按住视频暂停键,停在楚吟说话那一帧。
“楚吟说半年前与你交流灵感,你见过他的设计。”
“他拿出了会面记录,你们当时约在了一个包厢。”程安明顿了顿继续说:“他的微信聊天几率显示你们那天确实有设计方面的交流。”
-15:30:“楚设计师,有一些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想要请教您,不知道您是否有空,与我在×交流。”
-15:35“ok”
-18:42“非常感谢您!今天我受益匪浅,等“碧云”系列展出后欢迎您前来指导。”
-18:45“期待作品。”
从聊天记录来看,顾今确实在半年前见过楚吟,并见过他的“碧云”系列作品甚至给出指导意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“我是见过他,但我没有见过他的作品。”
顾今细细回想着:“半年前应该是某次展会结束,我们在展会上见过面。”
“他的珠宝和我的在同一展厅,我们在展厅聊了一会儿。”
顾今捏了捏眉心:“我当时还是欣赏他的,他几年前的一些作品很有灵气。”
“这次年他倒是没出什么很打动人的作品,当时我们的作品放在一起,喜欢我的人大概更多一些。”
“第二天他约我见面,我答应了。”
“你们聊了什么?”程安明盯着顾今,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“很普通的饭局,我以为他会跟我聊聊创作灵感或者其他,但没有,更像是同行间的恭维与社交礼仪。”
“对了,他倒是问了我几句当时的作品,我说了我下一个作品大约是绿色系。”
顾今感觉有点难以相信:“难道那时候他就想好了今天的事吗?”
“那提到的“碧云”呢?”程安明盯着截图若有所思:”他说感谢你对他的设计提出的建议。”
顾今摇摇头苦笑道:“饭局快结束时大概说了几句吧,我甚至不知道他的设计名称。”
“对于他的感谢,我只以为是同行客套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截图事情大概明了了,一次顾今以为的普通的交流被楚吟指控为“灵感剽窃”。
只是截图并不能说明“碧云”设计时间早于“翠湖”,因为“翠湖”的展出时间更早,只是有人说,在“翠湖”展出之前,就见过“碧云”。
这件事的关键,在另一个地方。
有人声称在顾今展览之前就见过楚吟的设计,那人就是这次比赛的评委之一,柳成林。
程安明指着视频下方柳成林的留言。
“我确实在顾设计师作品展出之前就见过楚设计师的作品。”
这句话无疑将顾今定死在了抄袭的耻辱柱上。
如今楚吟人证物证俱在,不少人被引导认定顾今抄袭,不能澄清的话,顾今的设计生涯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可能了。
“这个柳成林,你和他有什么过节吗?”程安明的表情有些凝重。
柳成林是珠宝设计界的老牌设计师了,在业内颇有些名望,只是此人设计虽拿得出手,人品却实在不敢恭维。
柳成林曾经在社交场合上点评过顾今的作品,言辞中颇含不认可之意。
顾今是不在意他的评价的,只是没想到他今天会出来为楚吟做这龌龊的假证,此人视财如命,如果是被收买倒也不足为奇。
“大概是被楚吟收买了吧。”顾今叹了口气靠在椅子上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“既然已经跳出来给他做假证了,想必他们已经谈好了。”
程安明蹙眉看着顾今,椅子上的人仿佛有些累了,眼皮轻轻阖上,灯光下脸上的小绒毛清晰可见。
“没有别的转机了吗?”
“有。”眼皮缓缓张开,顾今坚定道:“我有创作记录。”
很少人知道,顾今有写日记的习惯。
他的一切创作灵感,包括出现的时间,灵感的爆发,设计的元素等等整个过程都会记录在电脑上,只是这件作品对他而言意义非凡,如果可以,顾今并不想把它公之于众。
↑返回顶部↑